上世紀70年代華語影壇流行拍功夫片。那時我正念中學,又是男校,看了電影後也想學幾招防身。班上不乏有同道中人,就結伴找師父。就在那個時候發現教中國功夫的武館大都以體育會、研究社或健身社命名,還有不少是以「少」字開頭的名稱。
當時問了熟悉情況的同學,他說這些都是傳授少林功夫,而且師父都是本地蓮山雙林寺一名和尚的弟子。我後來沒有在「少」字開頭的健身社學拳,但始終記得雙林寺有這麽一位出家人。
2018年雙林寺為慶祝創立120周年決定出版紀念文集,我是受邀的撰稿人之一,就決定借此機會多了解這位仿佛從電影銀幕走出來的功夫和尚。他是該寺的第12代方丈:高參法師。
高參在雙林寺的時間不長,只有12年。二戰後的新加坡治安不好,私會黨尤其猖獗,不時擾民。雙林寺就經常受到流氓的騷擾和威脅。在這個背景下,第11代主持松輝法師邀請身懷少林功夫的高參來主持雙林寺。就這樣高參在1948年離開他主持21年的印尼日惹鎮元宮來到新加坡,那年他62歲。
當年高參怎麽解決流氓的騷擾和威脅?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不得而知。可是知道他來到本地的第二年就開始收徒弟。他收徒的一個條件是必須住在寺中三年。除了習武,還要負責寺中的粗活。挑水、砍柴、澆花、油漆和打掃都是弟子們的工作。1954年以前高參先後收了19名弟子,會不會是這群弟子的出現讓宵小望雙林寺而卻步呢?
這19名弟子就是1954年以後少林武術在新馬開枝散葉的重要力量。這一年高參在完成重修雙林寺和修築寺前大路的同時讓弟子們在大坡成立星洲少華山國術社。1955年在小坡成立少雄山國術健身社。1956年他完成北上檳城重建雙慶寺的同時成立檳城少林國術健身社。三年內成立三家武館靠的就是這群弟子。
成立健身社後,高參收徒弟、教徒弟的方式也改變了。由負責健身社的徒弟挑選資質好的入門弟子送到雙林寺讓他決定是否收為親傳弟子。這些弟子不需要住在寺內三年。只需放工後到寺裏學拳,第二天要做工的,練完就可以離開。沒工開的,就留下過夜,第二天幫忙寺裏的工作。
1958年成立了第四家武館少鎮山國術體育會。為了統籌管理這些武館,高參決定成立南洋少林國術總會(簡稱少總),會址就設在雙林寺,由他當總教練。也在這一年,雙林寺舉辦佛教傳到新加坡以來第一次的三壇大戒盛會。
連番忙碌後,高參終於操勞過度而臥病,然後在1960年5月16日圓寂。可是他在12年間所培養的弟子已接下傳承少林武術的棒子。少總的會員團體在1960年以後持續增加,最多時有30幾家。他在檳城的弟子更將功夫傳到了英國。現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少林高參門洋弟子習武的照片。這應該是70年前剛來新加坡的高參法師所料想不到的吧!
文章來源:符詩專 (2019), 雙林舊事. 新加坡聯合早報 https://bit.ly/3tDnYWd